機關大樓節能改造不花公款
發布時間:2014-06-23
市政大廈合同能源管理項目
1.招投標。市機管局邀請三家單位,并聘請多位節能方面的專家,對包括設備改造、經濟技術方案、后期維保等方面在內的招投標方案先后進行兩輪評選,最終將項目交給上海國瑞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出資和分成。根據合同,市政大廈投資的740余萬元,都由國瑞出資。而在合同期的若干年內,將每年的能耗量與近年來的能耗量進行比較,節省下來的能耗費用則根據雙方商定的比例進行分成。
3.節能技改。自去年底開始,市政大廈的中央空調系統、照明系統、廚房油煙減排等實施節能技改,拆除了中央空調系統原有兩臺溴化鋰機組,替換為三臺更加環保的熱源塔機組,并將公共區域及地下車庫照明燈具更換為LED照明燈具,廚房油煙安裝光降解裝置。
4.成果。預計每年可節約能量(等效電)287.4萬度,單位建筑面積節能率達到20%以上。
▲位于大沽路100號的市政大廈,沒有采用常見的直接申請財政撥款,而是通過合同能源管理實現了節能改造。
中央空調要換為更節能的機組,使用時室溫嚴格控制在夏季不低于26℃、冬季不高于20℃,下班前還要提前半小時關閉——為實現節能目標,上海市級機關正帶頭示范,通過硬件改造,并對全市機關干部提出“行為節能”,讓能源消耗少一點再少一點,而空調正是其中的一個重點。
作為市級機關合同能源管理新模式的“第一單”,大沽路100號市政大廈的最新一輪節能改造目前投入試運行。
不同于目前大多數市級機關直接申請財政撥款完成節能改造的方式,合同能源管理的新模式不需財政出錢,而由中標企業投資,節約下來的能耗費用將由用能單位和中標企業在合同期內分成。
市政大廈此次節能改造所需的740余萬元投資,就全部由中標的節能公司承擔,預計每年可節約能量(等效電)287.4萬度,單位建筑面積節能率達到20%以上。
這一效果大大超過上海節能減排的目標。根據目標,到“十二五”末,市級機關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應下降10%。實際上,到去年底,市級機關已超額完成該項目標,納入能耗統計考核的市級機關能耗總量實現零增長。
“如果能在這里做好合同能源管理,對其他市級機關等公共機構都具有示范效應。”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表示,希望通過市政大廈項目的示范作用,鼓勵和倡導市級機關盡量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推進公共建筑的節能技改。
目前,全市已有20余家公共機構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進行節能技改。今年,上海還將進一步擴大公共機構實行合同能源管理的范圍,預計到今年下半年,與之相關的政府采購、資金撥付、節能效益分享等配套政策也將著手研究出臺。
節能公司自發出錢
市政大廈位于大沽路100號,2004年4月正式投入使用,是市級機關集中辦公點之一,上海多個政府職能部門都在此辦公,其建筑面積達7.3萬平方米。市政大廈的日常運行管理由上海上勤高級樓宇公司負責,市機管局負責監督考核。
為提高辦公建筑能源利用效率,自去年底開始,市機管局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對市政大廈的中央空調系統、照明系統、廚房油煙減排等實施節能技改,拆除了中央空調系統原有兩臺溴化鋰機組,替換為三臺更加環保的熱源塔機組,并將公共區域及地下車庫照明燈具更換為LED照明燈具,廚房油煙安裝光降解裝置。
“溴化鋰機組使用天然氣,能效比是比較低的。”負責市政大廈物業管理的上勤高級樓宇公司副總經理張昕昱日前表示,去年底,市機管局決定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進行節能技改,“采用這種模式,不需要財政出錢,而是由招投標選出的專業節能公司進行投資。”在改造中,中央空調更換成熱源塔機組,夏天和冬天的用能效率都比較高。
在招投標中,市機管局邀請三家單位,并聘請多位節能方面的專家,對包括設備改造、經濟技術方案、后期維保等方面在內的招投標方案先后進行了兩輪評選,最終決定將這一項目,交給上海國瑞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作為一家節能公司,為何愿意投資740多萬元,參與市級機關的節能改造?
“市級機關讓我們參與進來,也是給了我們一個機會。而且,市政大廈這個項目的推進,對其他公共機構也具有示范作用,可能會給我們帶來更多的機會。”國瑞環保的總經理金茂昌說。
在金茂昌看來,這種新模式可以解決兩個問題:第一,有些用能單位確實缺乏改造資金,但又有節能改造的需求,由節能專業公司來投資,就可以解決資金的問題,而且還能分享部分節能效益,同時完成節能要求;第二,專業公司的技術設備相對更成熟、可靠,可以降低更換新產品帶來的風險。
根據用能單位和節能公司簽訂的合同,市政大廈投資的740余萬元,都由節能公司出資。而在合同期的若干年內,將每年的能耗量與近年來的能耗量進行比較,節省下來的能耗費用則根據雙方商定的比例進行分成。
多家機關跟進簽約
“事實上,市政大廈不是上海第一個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的公共機構節能技改項目,卻是由我們直接負責的市級機關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第一單’。”市機管局有關負責人稱,選擇市政大廈作為“第一單”,有多方面原因。
一方面,市政大廈原有中央空調系統在去年遇到極端高溫的情況下,空調制冷就難以達到要求,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市政大廈主要用能設備是2000年采購的,投用已有10多年,能效確實比較低。
“此外,市政大廈這次節能改造項目的體量較大,而作為市級機關集中辦公點之一,這幢辦公樓又具有特殊的地位,如果能在這里做好合同能源管理,通過解剖麻雀,尋找規律,對其他市級機關等公共機構都具有示范效應。”上述負責人說。
“我們希望通過市政大廈這個項目的示范作用,鼓勵和倡導市級機關盡量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方式推進公共建筑的節能技改。”市機管局有關負責人說,在國外一些城市,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已經比較成熟,但在中國還沒有形成一個成熟的市場,有關格式合同條款、配套政策措施、激勵機制、推進力度上都有待完善,“我們希望公共機構特別是政府機關,在實際節能減排工作中能夠轉變工作理念,積極引入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在全社會發揮示范和引領作用,這一點很重要。”
早報記者了解到,目前,全市已有20余家公共機構采用了合同能源管理方式進行節能技改。其中,市級機關有四家,除了市政大廈外,還有市司法局、市公安局以及海關大樓內的市口岸辦。就在6月10日“全國低碳日”主題活動當天,市公安局、市司法局、嘉定區機管局、曙光醫院共四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正式簽約,此次簽約對公共機構的節能管理有一定的推進作用。
市級機關超額完成目標
根據上海節能減排的目標,到“十二五”末,市級機關單位建筑面積能耗應下降10%。早報記者昨日從上海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獲悉,實際上,到去年底,市級機關已超額完成該項目標,納入能耗統計考核的市級機關能耗總量實現零增長。
同時,市教育系統中的74所普通高校和委屬中等學校,車用燃油、管道煤氣、煤炭、燃料油、液化石油氣等整體呈現下降態勢,其中管道煤氣較“十二五”初下降了85.93%,煤炭下降了89.76%。
與示范單位創建同步推進的,還有本市公共機構合同能源管理項目。如,市政大廈、市司法行政大樓近11.4萬平方米建筑節能技改項目采用合同能源管理模式,年節能量(等效電)約為608.8萬度,單位建筑面積平均節能率20%以上。
未來3-5年中,上海公共機構節能工作將以實現能耗總量與單位建筑面積能耗“雙控”為目標,按照國家公共機構節約型示范單位創建要求,通過合同能源管理項目的有效推進,發揮市場在公共機構節能工作中資源配置作用,發揮示范單位和示范項目的標桿作用和集聚效應,為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提供不竭動力,激發更強活力。
http://www.dfdaily.com/html/3/2014/6/13/1159497.shtml